2016年12月15日星期四

水六戰臺江迫降赤嵌樓

元朝建國後,與爪哇經常互派使節,保持友好。後來爪哇國王對元朝詔使孟右丞刺面(紋身)。元世主忽必烈認為這是對元帝國的莫大侮辱,遂抉定出兵征伐。任命史弼為統帥,亦黑迷失為副帥,率兵兩萬、戰船千艘,渡海進攻爪哇。船隊從後諸港起航,途徑七洲洋(今西沙群島)、萬裏石塘(今南沙群島)蔡加讚 、交趾占城(今越南)、至東董山西董山牛崎嶼入混噸大洋,過橄欖嶼、假裏馬答勾欄等島嶼,於次年至元三十年春,駛抵爪哇。卻以失敗告終。 但莫名其妙的是,爪哇卻對大元俯首稱臣,年年納貢稱臣。 “不甘寂寞”的忽必烈又分別於元至元五年、元至元十八年先後發動的兩次侵日戰爭,均以失敗而告終。也許是日本不該滅,兩次侵日,均遇驟起臺風,元軍兵船大部沈沒,少許兵卒得以生還,使日本得以茍活至今。 另元朝軍隊在襄樊漢水之戰大破宋軍以後,直逼南宋首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宋朝廷求和不成而逃,直到張世傑護衛趙昺逃到崖山,在當地成立據點,準備繼續抗元。不久﹐在現時廣東和江西二省交界處抗元的文天祥得不到流亡朝廷的支援,被張弘範部將王惟義在海豐縣的五坡嶺生擒,在六地的抗元勢力覆滅。南宋流亡朝廷逃到海上,壹場事關南宋流亡朝廷生死存亡的海戰已是壹觸即發。祥興二年,元世祖忽必烈派漢人投降大將張弘範進攻趙昺朝廷。發動了“崖山之戰”。此戰,是宋朝對蒙古侵略最後壹次有組織的抵抗,十萬余人投海殉難,寧死不降、何其壯哉! 此戰之後,華夏民族史第壹次完全淪陷於外族。崖山之戰也是中國歷史的重要的轉折點,中國獨立發展的進程被打斷。曾經高度發達的經濟、文化、科技、科舉與世族相結合的官僚制度、開始受限的皇權、先進的政治制度等等都中斷了。而後,文明落後的蒙古人統治的元朝開始實行封閉、保守、輕工商業和更加集權的制度,正式以程朱理學為科舉的主要內容和政府的官方思想無不滯留華夏文明的進程。然而,之後推翻蒙元建立的明朝又走向保守封閉的道路,哀哉!。 許多外國的史學名家都將宋朝滅亡視為古典意義上中國的結束,所謂“崖山之後,已無中國”。 歷史上,以個人名最為著名的戰船記事,要數鄭和下西洋了。明成祖朱棣命三寶太監鄭和從太倉的劉家港起錨,率領二百多艘海船、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三十多個包括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蠟、蘇祿、彭亨、真蠟、古裏、暹邏、榜葛刺、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部,紅海、麥加。加深了我國明朝和南洋諸國、西亞、南亞等地域和國家的聯系,對中西南政治、軍事、文化、經濟貿易都開了先河,大大促進了華夏文明的進程。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歐洲多個國家航海時間均早幾十、上百年,是明朝強盛的直接體現。鄭和的航行之舉遠遠超過將近壹個世紀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的航海家,如麥哲倫、哥倫布、達伽瑪等人。堪稱是“大航海時代”的先驅,也是唯壹的東方人,更早於蔡加讚 迪亞士五十七年遠赴非洲的第壹人。 不管是“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亦或是“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或者說“國用羨俗”、“寶物填溢”,發展貿易,更或是另有包抄帖木兒帝國、 掃蕩張士誠舊部、解抉軍事復員問題等等,總之,鄭和下西洋,不僅是明朝的航海壯舉,更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航海壯舉,也是全世界為數不多的航海壯舉、航海家。 是史,就不乏硝煙味;是戰船,就會有戰火。戰火硝煙,是戰船的禮花,是戰船的華章,是戰船的史記,是彌漫歷史的風塵。 古老而文明的祖國,悠久而自強不息、不屈而勤勞的華夏民族在捍衛民族的權益、疆土的主權與完整的對外戰爭中,不乏許多的著名海戰。唐龍朔三年“白江口海戰”(中國、新邏-倭、百濟)、明萬歷廿六年“露梁海戰”(中國、朝鮮-日本)、清順治十八年“收復臺灣之戰”(中國-荷蘭)、康熙廿四年“雅克薩海戰”(中國-俄邏斯)、鹹豐九年“第二次大沽保衛戰”(中國-英國、法國)、光緒十年“馬江海戰”(中國-法國)、光緒二十年“”黃海海戰”(中國-日本),也就是歷史著名的“甲午戰爭”、“甲午海戰”,這些戰火硝煙的洗禮,無不鍛造、再現華夏兒女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保家衛國、捍衛疆土的不屈英姿、浩然正氣,妳若來犯、絕不手軟的視死如歸精神。 最值得著重壹提的是近代的三大海戰。 鄭成功收復臺灣之戰。中國與荷蘭的海戰。是明永歷十五年,南明延平王鄭成功由福建廈門渡海,收復被荷蘭殖民主義者侵占的臺灣戰爭。戰爭主要經過穿越鹿耳門登六禾寮港、水六戰臺江迫降赤嵌樓、海戰破荷艦攻臺獲全勝等階段,最終擊敗荷蘭殖民者,收復了臺灣。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神聖領土。 “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也,……今余即來索,則地當歸我。”這是鄭成功正告荷蘭殖民者的莊嚴誓詞,也是他“十年始克復先基”的意願。遺憾的是,在他收復臺灣五個月後,因戎馬倥傯,操勞成疾,不幸逝世。時年僅三十八歲。 其次。壹九七四年元月,“西沙海戰”。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壹蔡加讃 部與六軍分隊、民兵協同,對入侵西沙群島的越南共和國軍隊進行的反擊作戰。此戰以中國人民解放軍完勝告終。從此中國牢牢控制西沙群島。這場海戰的規模雖然不大,但對中國在南中國海的戰略勢態影響卻極為深遠,堪稱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重要的戰爭之壹。而且這場海戰的本身,也是軍史上的奇跡。 再次。壹九八八年三月,“南沙海戰”。中國海軍為保衛南沙群島,與入侵中國領土的越南海軍展開了僅僅五十分鐘的近距離海戰,中國海軍以壹人負傷的微小代價取得擊沈越南海軍兩艦、重創壹艦的勢如破竹般的勝利。戰鬥規模雖然很小,卻深刻影響了整個南海局勢為祖國領土的完整及南海的固有打下了“不可侵略”的基礎。 歷史浩蕩,硝煙滾滾,時傑、英雄輩出,硝煙去處現和平。 回望這張圖片,碧綠的荷葉間,盛開著艷紅的荷花,這是多麼祥瑞的景色,鋪滿期待和平的景致。而遠處,就是船隊帆影,似乎硝煙已退,和平降臨。隱射了人們對和平的渴望與熱愛。 如果戰船有了硝煙,就是掠奪和戰爭的武器;扔掉硝煙,就成了和平的使者,和平的衛士。 和平,才是人類文明的終極目標,期待世界永遠和平吧!